风水学 | 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

风水,又称堪舆学,是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古老学问,总体原则就是“天人合一”、趋吉避凶。

6/13/2025

一提起“风水”,我们就感觉具有极强的神秘性。总会联想起阴阳先生拿着一个罗盘到处转悠,嘴里念着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词。那么,风水究竟是干什么的,到底可信不可信呢?

一、风水是什么?可靠吗?

“风水”,也叫青乌术、青囊术,具有学术性的叫法则为“堪舆术”。它究竟是干什么的呢?风水本为相地之术,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,因此也有地相、堪舆术的称谓。它是一种研究环境与宇宙规律的科学,古人认为“宇宙大人身,人身小宇宙”,宇宙和人是一体的,秉承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“天人合一”。因此,不仅环境对人会产生影响,人对环境也能产生影响。

人生活于这个世界上总要有居所,活着要有阳宅,死后要有阴宅。自己居住的地方要与环境相和谐,人才能健康。所以人们每当建筑宫殿、住宅、村落、墓室时都会按照“风水”的指导原则来修建,以确定其选址、座向及建设原则和方法。我们不禁会提出疑问,“风水”可靠吗,它到底有何依据呢?其实,风水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兴起了,风和水是自然界中的两种力量,而宇宙是一个大磁场,风和水恰恰具有大磁场能量。风代表元气和场能,水代表流动和变化,因为宇宙是个大磁场,故而罗盘就是根据磁场而运转的。

关于风水的定义,从古到今都有过无数的解释。其中最早做出解释的要数晋朝的郭璞。郭璞有一本名作,即《葬书》,其中说到:“葬者,乘生气也,气乘风则散,界水则止,古人聚之使不散,行之使有止,故谓之风水,风水之法,得水为上,藏风次之。”在这里,风水就是相地的意思,其基本原则就是“藏风聚水”。古人认为风是邪气,入侵人体会使人生病;而水则具有流动性,上善若水,是生命的源泉,因此居所要选在有水的地方。从这里,我们也可以看出,风水就是处理人的居所(阳宅和阴宅)和环境关系的,总的一个原则就是“天人合一”、趋吉避凶。

二、风水的核心思想

风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,据说风水的创始人就是道教女神九天玄女,但其事迹不详。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、住宅、村落、墓地的选址、座向、建设等方法及原则。而风水的核心思想总结起来,就是天人合一、阴阳平衡、五行生克这三大原理。

  • 天人合一: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,达到“天人合一”的境界。这种思想强调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,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。

  • 阴阳五行:风水理论中,阴阳五行是不可或缺的元素。阴阳代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,五行则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种基本元素,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构成了风水理论的基础。

其实,风水术看着神秘,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,它是多学科交叉的一门综合科学。其中包含了现代科学中物理学、环境科学、建筑科学、气象学、地质学、生态学等一系列科学。不论它的原理如何深奥,操作方法如何复杂,总的来说就一个原则:人与环境的和谐。

从大的方面,我们可以将风水分为形势派和理气派这两大派,但如果细分,则会有许多小的流派。如形势派包括峦头派、形象派和形法派;理气派则更多,其中包括八宅派、命理派、三合派、翻卦派、飞星派、五行派、玄空大卦派、八卦派、九星飞泊派、奇门派、阳宅三要派、廿四山头派、星宿派、金锁玉关派。此外,还有影响力较小的一派,叫作命理派,本是相人之术,却被用于风水之中,即依据人的出生时间来阐述居住环境与人的关系及其影响。

随着时代的发展,风水学经历了由肯定到否定,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历史阶段。风水学越来越被很多有识之士所认可,尤其受到了很多80后、90后的喜欢。

其实,风水学本身是科学的,只不过某些学艺不精的骗子大行于世,使得人们对风水学产生了很多的误解。套用一句话,“经是本好经,让歪嘴的和尚念歪了”,风水学也是这样。风水学并不神秘,它只是有些深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