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由术 | 神秘而强大的中医奇术
它不施针药,不用草木,而是以语言、符号与意念作为疗愈媒介,堪称古代医学中的“信息疗法”
9/25/2024


在中国传统医学的漫长画卷中,存在着一支独特而神秘的脉络——祝由术。它不施针药,不用草木,而是以语言、符号与意念作为疗愈媒介,堪称古代医学中的“信息疗法”。祝由是中医的一部分,在元、明两朝的太医院里是十三个专科之一,所以又被称为“祝由十三科”。
什么是祝由?
在医学尚未开蒙的远古时代,疾病常被归因于超自然力量。祝由术正是在这样的认知土壤中萌芽,成为连接人体与未知世界的桥梁。什么是祝由呢?其名称本身便蕴含深意:“祝”指向神灵祝祷,“由”探寻病痛缘由,体现了古人通过调节生命能量来防病强身的实践智慧。
但疾病的根由并不是一句话就能祝得走的,所以,在暗示方面还要加强,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画符、念咒,甚至跳大神等一系列仪式。一个人在病中,备受痛苦折磨,其心态是健康人所不能完全理解的:病,意味着死;痛,意味着更大的痛。在死亡的阴影下,人会变得悲观失望,而哀莫大于心死,心死了,病就难得好;心里有希望,病也容易好一些。
祝由的仪式,用神秘的方式,让病家安心,给病家一个希望。可能从此这个病人的心态就改变了,病势也随之改变,以前是向死,现在是向生。这是其一。
其二,很多病,其实是病人心态上一时拐不过弯来,被贪嗔痴所迷惑,产生执着。执着不去,病亦不去。通过祝由,去其执着,病于是就会有转机。
为什么祝由术能管用?
《黄帝内经》说:余闻古之治病,惟其移精变气,可祝由而已。
按照古人的解释,心是君主之官,心情不好(人有七情),会影响脏腑的气血运行,进而导致身体各部分病变。中医常说怒伤肝、喜伤心、忧伤肺、思伤脾、恐伤肾,说的是这个道理。祝由术正是针对“心”进行治疗,通过“移精变气”来改变病人精神上的执着,使其气血归于正常、顺畅。
按照现在的说法,祝由术能起作用,主要是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心理暗示场:病人的病能被治好。所以有庄严的仪式、权威的祝由师、神秘复杂的符箓和咒语等,这些都让病人产生强烈的被治愈的信念。而强烈的信念可以激活大脑的自愈机制,也缓解了病人的焦虑情绪,从而真的使症状减轻或痊愈。
同时病人向祝由师倾诉病痛,也就是“祝说病由”,而后祝由师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解释,(哪怕是鬼神化的解释)安慰和承诺,就是一种心理疏导;一些祝由行为,比如让病人将代表病邪的物品扔掉,是一种行为上的“切断”和“告别”,让病人从心理上摆脱对疾病的执念,加快病人的康复
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堪称“祝由”的民间治病之术:
①小孩受惊后,老人的“叫魂”或“收惊”
②滚鸡蛋——吸附病气的“能量转移”
③喷嚏后的语言祝福:比如“长命百岁!”或“谁在想你了!”
④立筷子——针对莫名不适的“诊断仪式”
身心疗愈一体的实践
祝由术建立在一个根本认知上:人体与宇宙同构,是一个精妙的能量场系统。健康源于内外能量的和谐流通,疾病则是能量阻滞或失衡的表现。通过特定的祝福、咒语和符箓,治疗师试图重新校准人体的能量频率,恢复其与宇宙的自然共振。
这一体系发展出丰富的技术方法,主要围绕三大核心:
禁法 - 如同能量屏障,通过特定频率的声波或意念限制病理发展
咒法 - 运用特定音律和文字组合,调节患者心理状态,激发自愈潜能
符法 - 借助象征性图形,构建人体与宇宙能量间的特殊通道
当代研究显示,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心理暗示确实能够影响生理状态,这与祝由术的部分原理不谋而合。也许,祝由术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其神秘形式,而在于它对“身心一体”疗愈观的早期实践。
